2020年的民营医疗并欠好过,疫情严重时关门歇业,疫情缓解后各地公立医疗规模扩张;有关部门对医疗保险、医疗行为严格规范;加上近期开启的为期三年的“民营医院治理年”运动……以上种种迹象讲明,疫情之后民营医疗机构未来生长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和难题。在办医人才/医技专家稀缺、生存空间狭小的县域医疗市场,社会办医人该如何生长?在2020中国诊博会上,来自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的徐毓才副局长 为宽大社会办医同仁分析《后疫情时代县域民营医疗的逆境与突破》,请阅读以下内容: 本文泉源:诊博会作者/口述:徐毓才县域民营医疗生长的逆境01社会办医单体规模小2019年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的数目占65.3%,但床位数只有27.5%,平均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只有84.3张,而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平均到达417张。
根据已往的医疗机构级别(以床位划分),100张床位以下是一级医疗机构,平均不到100张床位的民营机构,生长规模仍然算比力小。公立民营医院数量床位对比,诊锁界制图02人才短缺,体制内外人才流动较缓2019年民营医疗医技人员总占比仅为21.4%,平均每一家民营医院技术人员只有61.9人,不足62人,而公立医疗机构的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是427人,约莫是民营的7倍之多。公立医疗的人才治理外松内紧,虽然政策上勉励医生多点执业,但年富力强的主干人员难从体制内走出来,只管政策没有明确要求必须由公立机构批准,但若院长、科主任不签字,医务人员是出不去的。03市场生存空间狭小十年医改以来,地方的品级公立医院规模大、人才多,面临比力健全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民营医疗机构生存的情况比力狭小、主干人员稀缺,县域民营机构的倚仗大多是“一老一小”:老指的是从公立医疗体系退休的,许多服务能力、专业特长技术还不太强,小指的是刚大学结业的、没有入职公立医院的,县域大部门民营医疗都是这种情况。
04政策羁系趋严,严打下生存堪忧一方面国家勉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文件许多,实际落地难度大;另一方面,医保革新很是快,医保检查力度很是大。攻击骗保行为是必须的,但一些下层医保羁系部门业务水平不够,存在一些将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认定为骗保行为,一些民营医疗因而遭遇“溺死之灾”,要么关门歇业了,要么关愣住院只搞门诊。抛开国家政策、外因、大情况问题,民营医疗机构自己也有2个比力突出的问题:❶自身定位模糊,很多多少从业者对“办成一家什么样的医疗机构”这个问题比力模糊,在开办之初就来咨询我,什么样的医疗机构生存情况、生长情况好?未来能盈利?现在医疗仍是卖方市场,你提供什么医疗服务都市有人买单,关键在于提供的医疗服务好欠好?能不能吸引老黎民?可见自身定位还比力模糊。
以陕西省山阳县来说,现在有六家民营医院,涵盖了康复、精神科、综合性医院,其中二级医院有4家,但唯独精神科医院生存比力好,其他医疗机构没有显着的特色,因为定位不清晰,收治的病人广泛,生长情况不太好。❷思路不清晰,看不到未来。民营医疗不能局限于一个医字,“医”这个字不能仅明白成医疗——看病、治疗、做手术;而要把“医”放到大的康健服务领域,才气看到更大的可操作空间和未来。
疫情之下,县域民营医疗的机缘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的正常谋划受到了很大影响,众多的民营医院、诊所被强制关门歇业。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显示,疫情严重的2月份,诊疗量同比下降凌驾三分之一(下降38%)。许多地方要求民营医疗严格设置预检分诊、发烧门诊法式,发烧门诊包罗三区两通道、设备要求也很高;其次国家要求住院病人、陪护应检尽检,核酸检测许多民营医疗机构做不了,原则上不能收病人接诊,不想铤而走险只能关门。
诊锁界在4月份统计的诊所转让收购数量变化图而委曲开业的社会办医要负担人力成本、房租、防疫物资采购这三座大山,缺乏财政补助的民营医疗机构雪上加霜,不少诊所和民营医院倒闭。疫情缓解之后,国家对公立医疗卫生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国家投入的2万亿财政,其中1万亿专用于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所以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直接挤压了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空间。▎ 床位盲目扩张,或许会增加住民医疗肩负我国医疗机构每千人床位数已经凌驾了6张,就床位而言,这个水准已经凌驾许多蓬勃国家。
但疫情之后公立医院的扩张越发显着,需要明确的是,医疗机构床位的增加,一旦凌驾市场需求,在一定水平上会增加老黎民的医疗肩负。扩张的机构要活下去,一定要提高病人门诊量和床位使用率,这会导致医保资金花费总体上升,在医保数目有限且严格控费的情况下,扩张下的医疗机构的盈利,必是从老黎民身上攫取,这种情况下,老黎民的肩负自然是增加。
在艰难的同时,疫情也带我们来机缘,不浪费每一次危机。▎ 疫情后,民营医疗迎来人才流动的机缘01公立医院有肩负:疫情后国家投入主要是围绕感染病防控和医疗救治展开,这种扩张在后续财政支持跟不上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公立医院的生长形成极重的肩负,并纷歧定是好事。一方面医院运行越发难题,二方面医务人员的人为如果得不到保障,好比人为大部门下降在20%左右,薪资下降就为民营医疗机构“挖人”缔造了一个时机。02下层减负难:现在下层医疗机构的肩负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康健扶贫、公卫档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神,在临床诊治的时间分配不足,对于有志于临床的下层医生流动、加盟民营医疗机构是一个机缘。
03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革新缓慢今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医学教育革新高质量生长意见》,其中指出,公立医院未来的体例实行动态调整,这是什么意思?去体例化险些不行能。疫情之后,公立医院体例制度将获得进一步的强化,效果是什么?想出来的人比力难出来,可是不想在里边的人出来的更快,再加上疫情后财政投入多为基础设施建设,很少直接增加医务人员的人为。04公立医院仍然专注“治疗”公立医院的事情繁多,许多仍然专注在治疗疾病,对治病之外的事(如预防、康健治理、康复等)或是没有精神、没有动力、没有能力做这些事,而这些县域民营医疗机构就有时机去做。
如何在艰难之中找到路子?分享四个要点回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相识,国家为什么要勉励社会办医?是希望社会办医能发挥三个重要作用:增加供应、推动革新、促进经济。“增加供应”指的是,让社会办医富厚医疗服务市场。社会办医不仅仅是抢基本医疗这个蛋糕,要开展一些高端、有价值、能满足老黎民多元化多条理需求的业务,好比养老、慢性病、老龄化康健治理、神经病、儿科等等领域。
“推动革新”,希望通过民营医疗的高效治理来倒逼公立医院的革新。医改搞了十年,但由于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推进倒霉,医院治理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停滞不前,因此国家赋予社会办医这几个优美的愿望终究没有酿成现实。
社会办医起到推动革新基本没有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因为我们现在民营医疗的院长大部门是从公立医疗机构退下来的,治理思路和治理方法没有找到民营医疗机构的本质特点,仍然在因循公立的方案。医改的一个思路是通过竞争提高整个医疗行业效率,实际上竞争效果不显着,也没有真正形成竞争。只管民营医院众多(2.2万家,公立医院只有1.2万家),却没有形成医疗治理的人才市场,无法对公立医疗机构形成挤压,国家期待的倒逼公立医院革新也没能够实现。
01找准定位,读懂国家政策,做好战略计划读懂政策是民营医疗生长的第一步,在定位上叫“补短强弱”——做公立医院不想做的、还未做、做的欠好的,但有社会需求的偏向去发力,像康复、医养联合、慢病一整套治理。02高质量的专科建设:近几年,大部门有所成就的民营医疗,都是借着政策把公立医疗机构原有专家请到自家机构,才生长起来的。但宽大县域民营医疗没有这种奇特机缘,也请不起那些大专家;搞一个综合医疗机构,难度大、成本高;所以必须生长高质量特色专科。
为什么一定要高质量,分享一个数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9年民营医疗床位使用率是61.4%,而 2018年民营的床位使用率是63.2%,2019这一年,床位使用率下降了,可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使用率还在上升,说明民营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在2019年比2018年另有所下降,民营医疗的洗牌期在连续举行,医疗的治理、服务、文化等内在建设很重要。03顺应医保:医保对于民营医疗机构影响很大,当前攻击骗保是霹雳行动、雷霆出击,所以对于民营医疗机构必须规范、规范、再规范。国家针对攻击骗保也确定了详细的尺度,对于社会办医医疗机构重点检查:诱导参保人员住院;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票据;挂床住院;倒刷社保卡等行为;重点是这些情况。
这方面检核对于民营医疗机构全国曝光的也许多,对民营医疗机构总体形象影响很大。可是这方面必须直面和接受,民营医疗和公立医疗机构是一样在谋划、生长,收治的病人群体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医疗不行能靠人才或技术,开发出一番天地,只能顺着国家医保来。在医疗支付上,有两个值得注意:一是商业康健保险的飞速生长,一方面要适应国家政策性医保,另一方面还要剑走偏锋找自己的路,努力和商业保险寻求互助。
国家医保以及集采的限制许多,但商业康健险的互助机缘另有很大空间。第二是医保门诊统筹革新,如果门诊统筹制度实施之后,民营医疗机构门诊病人也可以报销,在这个前提之下,短、频、快、优的门诊小手术是个很好的选择。2019年医保小我私家账户累计结存到达了8426亿元,再加上未来每年约莫有2%的医保基金将划入小我私家账户统筹,也是一块庞大的市场。
04理清生长思路补短板、强弱项,向两头生长。向两头生长的意思就是在避开中间最集中的部门。基础端是面向公共做基本公卫,通过政府购置服务,民营医疗机构也可以做康健体检、康健治理。
随着老龄化、慢性病增多,能不能开展网上诊疗,然后网上和线下通过药品配送,将慢性病病人(好比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的药直接送抵家里,通过快递都可以做到。另一方面向高端生长,就是做特色服务,面向高净值人群,但难度很大,国家希望民营医疗机构就做这一块,但高端医疗,没有足够的专家、足够的咖位就不行,好比近年来最大的单体民营医院——西安国际医院,就把一位从陕西西京医院告退到北京自主创业的“换脸整形”专家,再挖到西安国际医院里。民营医疗服务该怎么做?首先是有三个面向的意识——“面向下层、面向患者、面向医生”传统的医疗服务,仅仅是病人上门了医护人员才去服务,医疗前后的服务另有待完善。
第二:延长服务链。服务模式的创新是中国公立医院的软肋,进入慢病时代医院不仅要治病,更要开展院后连续化的疾病治理和院前超前化治理,这种横向一体化才是社会办医主要商业模式,院后疾病治理服务是培育忠实主顾手段方法,院前康健治理服务是发现目的客户群、锁定目的客户群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学会不靠医保能够过日子。第四:治理的连续创新,不走寻常路,善于用好外脑。“人才治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如县医院、县中医院的专家,他不是我单元的人,却是我可以用的人,为专家开周末门诊、夜间门诊;不坐诊也可以聘请他查房、授课、培训年轻医生。实验和医生团体互助,县域民营医疗有一条门路,是要为医生团体提供服务的平台。上海有一家二甲医院,与26家医生团体签约互助,在上海三级医院林立的情况里边能够生存的很好,原因就是跟医生团体互助。总结下来,县域民营医疗的突破口有四个:❶会补空子,主要是定位准,最关键第一步,我们办医院的时候,把要办什么样的医院想清楚。
❷夯实根本,包罗医疗服务要规范、质量要高、后劲要足。❸做乖孩子,要顺着医保,这方面大家感受到影响很大。❹找对路子,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路子,而适合自己的路子就是最好的路子。
在当前情况下,民营医疗机构首先必须在世,在补空子、夯根本、乖孩子和对路子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加油干,在痛苦的、难受的、不舒服的历程中,要找到自己的快乐,看到自己的未来。//泉源:诊博会 作者/口述:徐毓才//整理编辑:太白(lzxx12580)❖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看法仅代表作者本人态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本文来源:yobo体育网页版-www.ruodian8.com
Copyright © 2002-2022 www.ruodian8.com. yobo体育网页版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38906585号-6